成语
口诛笔伐
kǒu zhū bǐ fá

口诛笔伐的基本释义

[ kǒu zhū bǐ fá ]

用语言文字进行揭露、批判和声讨。

口诛笔伐的详细释义

  • 【解释】:诛:痛斥,责罚;伐:声讨,攻打。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 【出自】:宋·陈亮《畏羞于君子》:“此丈夫所当履其道,免笔诛口伐于荜门闺窦之间。”
  • 【示例】: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是诗人句,垄上璠间识者羞。
    ◎明·汪廷讷《三祝记·同谪》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表示对坏人坏事的揭发与批评

口诛笔伐包含的字有 6 个

口诛笔伐包含的词有 1 个

口诛笔伐的出处

明·汪廷讷《三祝记·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 墦间识者羞。”

口诛笔伐的例句

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新文化的先驱者们对封建主义文化毫不留情地展开了~。

口诛笔伐的谜语

1.口竹子毛笔旗(打一成语)

口诛笔伐的百科

口诛笔伐解释诛:讨伐。伐:攻击。指用言论或文字宣布罪状,进行声讨。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表示对坏人坏事的揭发与批评【“口诛笔伐”常误写为“口朱笔伐”,应注意。】

口诛笔伐的近义词

口诛笔伐的反义词

口诛笔伐的英语翻译

to condemn in speech and in writing (idiom); to denounce by word and pen